根据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(GB17761—2024)的核心技术要求,以下条款对液压制动胶管的设计、生产和应用产生直接影响:
一、制动性能提升条款(6.1.2)
新国标明确规定了更严格的制动距离要求:干态 25km/h 时双闸制动距离≤7 米,湿态 16km/h 时双闸制动距离≤5 米。这一指标倒逼企业采用液压制动系统,因其通过液压油传递压力的特性可显著提升制动响应速度和稳定性。例如,油压式碟刹的制动力传递效率比传统线拉式碟刹高 30% 以上,且能避免因刹车线老化导致的制动衰减问题。液压制动胶管作为压力传递的核心部件,需满足以下关键性能:
耐压强度:需承受至少 15MPa 的爆破压力(参考汽车制动软管标准 GB16897—2022),并通过动态脉冲测试(如 100 万次压力循环试验)以确保长期使用可靠性。
低温柔韧性:在 - 40℃环境下,胶管膨胀量需控制在 5% 以内,耐臭氧性达到 50ppm 以上,避免因低温硬化导致制动失效。
高温稳定性:需通过 120℃高温下 1000 小时的制动液浸泡测试,拉伸强度变化率≤10%,重量变化控制在 1-5%。
二、材料与工艺标准升级条款(6.4、附录 F)
1. 防火阻燃要求
新标准强化了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,要求胶管符合垂直火焰试验(如 UL94 V-0 级)标准,燃烧时烟密度和有毒气体释放量需满足 GB38262—2019 要求。例如,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与聚乙烯复合材质的胶管,其耐高温脉冲性能较传统产品提升 40%,同时满足阻燃要求。
2. 防篡改设计
标准要求制动系统部件(包括液压胶管)需具备抗剪线、跳线等物理破坏能力,防止非法改装。例如,胶管外层需采用钢丝编织或碳纤维增强结构,增加机械强度的同时避免被轻易破坏。
3. 生产一致性要求
企业需建立全流程检测体系,包括爆破压力测试、动态脉冲测试等,确保产品一致性。例如,衡水康博橡塑等企业通过激光焊接替代传统硫化工艺,将胶管良品率提升至 99.3% 以上。
三、智能化与轻量化技术条款(6.6、6.7)
1. 智能化监测集成
新标准鼓励在胶管中嵌入压力传感器,实时监测制动液压力和温度,通过物联网模块实现故障预警。例如,共享电动自行车已普遍采用此类技术,胶管需预留传感器接口并确保信号传输稳定性。
2. 轻量化材料应用
标准虽未直接限制胶管重量,但通过整车质量限值(铅酸电池车型≤63kg,其他车型≤55kg)间接推动材料创新。例如,采用碳纤维编织层胶管可在保持同等耐压强度的前提下,重量减少 18%。
四、区域供应链优化与政策支持(第 7 章)
标准要求企业具备本地化配套能力,河北衡水桃城等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将受益。例如,当地政府通过 "链长制" 推动产业链协同,计划到 2025 年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提升至 1000 亿元,其中液压制动胶管作为重点细分领域,可获得专项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。
五、出口市场技术壁垒(附录 F)
对于出口产品,液压制动胶管需符合欧盟 ECE R10、美国 FMVSS 106 等标准。
总结
GB17761—2024 中6.1.2 制动性能要求、6.4 防火阻燃与防篡改设计、第 7 章生产一致性保证是直接影响液压制动胶管的核心条款。企业需重点关注材料创新(如耐极端温度橡胶)、工艺升级(如自动化编织设备)和认证体系(如 ISO 26262 功能安全认证),同时把握区域政策红利,才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。预计到 2025 年,国内电动自行车用液压制动胶管市场规模将突破 25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 18%。